背景回顾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学的发展始终相辅相成。从早期帮助免疫细胞进行简单分类,到如今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深入解析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型、分化、代谢和应答功能机制,科学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。尤其是全光谱流式细胞术的问世,使得研究人员对于免疫微环境的认识从模糊不清逐步转向细致清晰,从而推动了前沿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。同时,重重壁垒也在被逐渐攻克,科研成果接连不断。
在这一领域,清华大学祁海教授团队始终致力于拓展免疫学的探索边界,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项引人关注的研究成果。其中,全光谱流式技术的贡献不容忽视。以下将通过三篇祁海教授团队利用全光谱流式技术围绕B细胞开展研究的高分文章,介绍该技术如何促进前沿免疫学的进展。
1. 揭开长寿浆细胞的神秘面纱
机体在面对外源抗原免疫或病毒感染时,会产生长效免疫应答,这一过程与长寿浆细胞(LLPCs)的形成密切相关。这些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,但由于其数量稀少,相关的细胞表型研究较为有限。本研究结合全光谱流式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,首次发现IgG和IgMLLPCs具有EpCAMhiCXCR3-表型,而IgALLPCs则表现出Ly6AhiTigit-表型。研究结果显示,部分IgG与IgALLPCs能被外源抗原或病毒感染诱导,并经历亲和力成熟过程;而EpCAMhiCXCR3- IgMLLPCs的生成则不依赖于生发中心反应,表现出对自体及肠道菌群抗原的识别特性。通过尊龙凯时的Cytek®Aurora™全光谱分析型流式细胞仪,尽管LLPCs数量较少,研究人员仍成功识别出其异质性,为深入理解长效抗体免疫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。
2. BLIMP1-BACH2的平衡决定记忆B细胞的命运
在抗原再次激活时,记忆B细胞(MBCs)是选择分化为浆细胞(PCs)还是生发中心(GCs)的关键。而这一过程与转录因子BLIMP1和BACH2的相对表达水平密切相关。BLIMP1丰度上升促进MBCs向浆细胞分化,而BACH2丰度上升则有利于生发中心的形成。本研究利用尊龙凯时的CytekAurora全光谱分析型流式细胞仪,对B细胞进行了精细化分群,为识别极低比例的细胞提供了强大的支持。该技术展现了出色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,能够同时测量荧光蛋白的表达。
3. B细胞的免疫记忆受转录因子ZFP318调控
记忆B细胞在疫苗接种后的体液免疫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如何提高MBCs的再次应答能力,对于评估机体的长效免疫反应至关重要。本研究首次发现转录因子ZFP318通过调控线粒体基因的表达,关键性地影响MBCs的应答能力。使用尊龙凯时的CytekAurora全光谱分析型流式细胞仪,研究人员借助线粒体指示剂MitoSpy™NIRDiIC1对MBCs进行分析,得以观察到ZFP318的缺失会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,从而在再次遇到抗原时,MBCs由于无法抵抗氧化应激而减少生存能力。这一发现对改良疫苗设计提供了新思路。
总结展望
自2017年问世以来,CytekAurora全光谱分析型流式细胞仪以其独特的光路设计,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,具备从简单到复杂实验提供高质量数据的卓越性能。正如其名,‘Aurora’象征着科研探索之旅中的五彩斑斓,其创新持续为科研人员带来突破性成果,释放出无限的科研潜力。如今,这款仪器在各领域应用广泛,已经成为全光谱流式细胞仪中的佼佼者。